LIONS看電影no.4

友誼如醇酒的!西藏七年之火線大逃亡!

不負責電影大影評時間

Seven years in Tibet

表達「人性」的電影!

今天去看了自己最期待的電影「Seven years in Tibet!」,很巧的是今天似乎電影院被我包下來似的,因為只有我一個人,或許是第二場早場的關係吧!電影院中的我感覺像極了戲中的小達賴,因為他孤獨一人的時間佔了他童年大部份,因為是一個人看「Seven years in Tibet!」似乎更人感覺到戲中表達的「人性」!

劇中男主角由「布萊得彼得」飾演的Harrer是一位蠻有野心的年青人,雖然他已經結婚但表現出來的年輕氣息依舊展露在他的身上,為了理想及興趣,他毅然的決定參加德國登山隊,而放棄與妻子共同迎接即將到來的新生命(一方面也是因為害怕及逃避);而且在登山隊放棄攀登時還很有野心的想獨自一人攀登;與好朋友PITT之間也表現了忌妒、優越感、和有點不成熟的態度,總總的表現都明顯的讓我們了解到人性的最真實的一面,我們有時的表現似乎也能在Harrer身上找到,不是嗎?

但人生就是充滿了神奇的際遇,而在當中我們將會學習到如何改變我們的心,Harrer在這七年的神奇的際遇中,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及對事情的態度,他遇過最痛苦的囚禁生活;在幾乎絕望時的逃獄;努力回到自己國家時困苦的流浪生活;到他遇到這位他的際遇中的好朋友「小達賴」等等事情,在他離開西藏時,他是這次收穫最豐富的人,而且也從一位逃避現實及愛表現的年青人,蛻變成一位成熟的父親。

劇中最悲情的並不是所有的人,而是我們人類的「人性」,小達賴的天真、Harrer的年輕氣盛、Pitt的成熟穩重、阿旺的猶豫及野心、和中共強烈的大中國主義等,不就是我們人性的最大呈現嗎?在網路上有看到有關對「達賴」的文章,文章中似乎說明了一些「達賴」的一些妥協的行為(如擔任中共國家副主席等),但換個角度來說,假如我是一個崇尚和平及愛自己國家人民的國君來說,或許我們都會選擇對人民傷害最小的決定,或許達賴當時也是這麼想的吧!寧願自己被誤會被汙衊也不希望人民過的生活是一個個殘酷的戰爭,但以一位十幾歲的小孩來說,他的所有決定似乎我們都不及他三分之一吧!

Harrer的教導達賴的過程,其實他也學到了不少新的體驗,這種教學相長及師生情感的表現也是片中另一個感人的表現,他們之間的默契及亦師亦友的感情在片中最後表達得淋漓盡致,兩人深情的告別;達賴深情的祝福;兩人最後互相的相望及達賴深情的禮物「音樂盒」,雖然他們告別的話不多,但此時只有彼此的心能感覺得到離別時的難過及祝福,我覺得蠻感動的是達賴將自己最心愛的音樂盒送給了Harrer,這是最深情的祝福也是最好的禮物,或許達賴能感覺到Harrer的小兒子與他一樣有著孤獨的心吧!當音樂盒的聲音再度響起在房間時,我想Harrer不僅與他兒子的距離拉進也能感受到達賴遠方的祝福,此時我想他的眼中浮現的或許是兩個他最愛的人他的小兒子及小達賴天真的身影吧!

至於片中的阿旺我想他的心境也許也是站在愛民的心上,不過他心中的懷疑感及野心感似乎也讓他做下了這個重大的決定,畢竟是愛和平的民族,片中顯現西藏軍隊的不協調感及武器的落後,或許這個決定也並沒有錯,但中共大中國野心的表現卻也是「人性」的另一種表現吧!弱肉強食的「人性」在人類的心中還是存在的,戰爭的爆發也是因為如此,或許人民的性命往往僅僅是在當權的一念之間就決定了,有點悲戚卻也沒辦法改變,而中共當權者的決定卻還是一如往昔的強硬,當我看到中共入侵西藏的畫面,突然也想到六四天安門中共鎮壓的暴行,同樣的情形不同的時空卻是相同的結果,實在令人痛心,而之後達賴的投奔自由,讓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共的暴行,並且他致力於西藏的獨立,相信深受Harrer教育的影響,因為Harrer 也讓達賴的心思更寬廣更自由,我也希望未來的世界是和平的、是充滿希望的。

影片的最後Harrer與小兒子在攀登山頂時,Harrer坐在插上西藏國旗旁深情的思念,似乎也在祝福著西藏的未來,而報章報導Harrer曾經是德國納粹黨員一事,我或許也有我的看法,當時他加入的是德國登山隊且當時是德國強盛時期,我想加入納粹黨或許他當時僅僅只是想順利參加德國登山隊吧!而納粹黨殘暴的行為進行時,我沒記錯的話他當時是在西藏的時期,我想縱使他當時已經回國,也不會再度讓自己看到及親自參與那種殘暴的行為。

最後,引用達賴的一句話就是「無法改變的事情,我們在擔心也沒有用;很容易達成的事情,多擔心也是多餘的」,許多事情我們必需努力去做才能在當中學習到人生的道理,當你(妳)僅僅只停留在口中的努力、言語的擔心,你(妳)永遠都不知道答案及結果,所以,努力學習、努力去做、努力去感受當中帶給你(妳)的體驗吧!

小林1997.12.09

回首頁